评新华社报道“膨大剂危害人体神经系统”的谣言
4 06 2011年
方舟子按:
怎么新华社的图片稿把前一阵媒体胡说膨大剂“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也有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痴呆等”的谣言又一字不漏照发了一遍?氯吡脲最早由美国研发,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都允许使用(说日本自己研发了不用是谣言)。2008年美国环保署对膨大剂(氯吡脲)的决定:关于膨大剂的毒性有完备的数据。根据各项风险评估,可以合理确定,不论是对一般人群还是对婴儿、儿童,膨大剂残余物累积都不会造成危害。决定还指出,无证据表明膨大剂具有神经毒性。所以新华社报道称其危害神经系统,属谣言。决定全文:http://www.thefederalregister.com/d.p/2008-08-15-E8-18946
新华社的谣言报道一出,果农果然遭殃。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立即发出通知严禁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该通知总算没跟在新华社报道后面胡说膨大剂对人体的危害吓唬人,至于它用不好会导致对果品外形的破坏,这也能成为禁用理由?陕西省政府比欧盟、美国当局都牛,真长民族志气。
膨大剂(氯吡脲)是中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允许用于西瓜、葡萄、猕猴桃。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严禁果农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有什么法律依据?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就因为新华社一篇谣言报道?
附:
陕西周至:依靠膨大剂 猕猴桃增产超过8万吨
2011-06-02 18:06:57 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
记者近期在陕西省周至县采访发现,被誉为猕猴桃之乡的周至县,果农种植的猕猴桃依靠膨大剂增产。2010年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30.7万亩,总产量25万吨。一些果农按照去年总产量计算,依靠膨大剂能使猕猴桃净增产三分之一,全县产量超过8万吨,而且当地超过90%的果农均采用膨大剂增产,以保丰收。
周至县司竹乡南司竹村一位果农说,猕猴桃不使用膨大剂,果体小,难以销售,果商也不愿意购买,产量、产值都会下降。而且周至县各乡镇、村落,以及县城的农资经销店随处都能买到四川或杨凌产的膨大剂。膨大剂使一个100克的猕猴桃,净增80克左右。
膨大剂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主要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味道变淡、口感差,不利于长时间储藏。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也有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痴呆等。
目前,周至县猕猴桃鲜果销售及加工占到国内80%的市场份额,也是陕西猕猴桃的主要产区。陕西省果业局2009年曾下发通知,要求猕猴桃产地禁用膨大剂。新华社记者 陈昌奇 摄
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严禁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
2011年6月4日 陕西日报
6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严禁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
通知指出,我省秦岭北麓是猕猴桃优生区和主产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猕猴桃面积和产量稳步增加,品质不断提升,产业快速发展,我省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已占据一定地位。但在果业部门检查中,发现部分果农在猕猴桃生产中使用膨大剂的现象有所抬头。使用膨大剂会导致果品外形畸变,品质下降,贮藏期和货架期缩短,烂果率增多,造成果品市场声誉受损,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猕猴桃产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使用膨大剂对猕猴桃生产的危害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禁止使用膨大剂。要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工商、质监、公安、农业、果业等部门立即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农资市场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清理,做到逐店不漏,逐村逐园严防、严查、严堵,绝不允许膨大剂流入市场、进入果园。要将清理整顿和净化农资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严厉打击各类生产、经销、使用膨大剂的违规行为,将膨大剂从市场上彻底清除。
通知要求,要强化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猕猴桃产量和质量。产区各级政府要把禁止使用膨大剂作为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夯实责任,扎实抓好膨大剂查禁工作,保证果品质量。工商、质监、公安、农业、果业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整治力度,净化农资市场,为生产绿色安全果品提供保障。